IT产业赋能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2021-02-04 09:37:43 张经理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颖,日前出席IT企业家茶话会,并以《IT产业赋能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为题发表讲话。

上海赫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以下为李颖院长演讲实录

各位企业家,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今天来参加IT企业家茶话会,首先要向大家说明,我已经在去年十一月正式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退休,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所以今天是以新的身份和大家共叙IT产业的发展,一起回顾过去一年IT产业极不寻常的奋斗历程,共同展望2021年新的征程,来之前我也作了一些准备,希望今天的发言能带给大家一些新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想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是我国IT产业发展正在迎来历史上最好的机遇期。

到会的诸多企业都是伴随中国IT产业的发展成长壮大起来的,作为数字产业化的中坚力量,共同经历了IT产业过去几十年高速发展的时期,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奇迹做出了贡献,也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但是从更长的历史视角来看,目前只是刚刚抓住了数字产业化发展带来的第一个机遇期,我们正在迎来产业数字化发展带来的更大机遇,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将是在座各位企业家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从经济和社会形态演变的角度看,当下企业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中,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随着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程度不断加深,数字经济的发展将不断加速。作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现在已经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和影响国际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在农业经济时代,汇聚资源的要素是土地,创造价值的要素是劳动力;在工业经济时代,汇聚资源的要素是资本,创造价值靠的是制造技术;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了汇聚资源的新要素,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相结合,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深刻的数字化变革,以数据生产力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已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

站在当前这个时点上,数字经济有时还被当作一个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概念,但是从更大的历史周期来观察,数字化将会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共同方向,未来将不存在没有数字化的行业,这就为IT产业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空间和可能。

第二想和大家交流的是做大做强IT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我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主要思路之一。

从顶层设计来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信息化领域做出了很多重要论断,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他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重要论断,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不能有任何迟疑,不能有任何懈怠,不能失之交臂,不能犯历史性错误。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这些标志着国家决策层对IT技术和信息化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信息化已经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密不可分。

从实践历程来看,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求全党全国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年来的经历已经证明,党中央的决策施政就是这样一个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示范,有效运用数字化手段是我国成功应对疫情和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经验。

去年2月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主要包括强化数据采集分析应用、积极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规范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基础和安全保障等五个方面内容。2月18日,工信部印发了《关于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为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便民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去年2月21日,在疫情防控形势还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中央政治局就提出推动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3月4日,政治局常委会明确提出要加快5G网络、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疫情发生后我国各地很快探索出了以健康码为代表的创新手段,已经伴随着大家度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疫情期间,各种线上线下融合的经济活动非常繁荣,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疫情初起时,大家都没有预料到疫情在对社会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推动各种应急管理和经济活动线上化迈出了决定性的巨大的一步,成为数字化转型突飞猛进的最有力因素。应该说我国经济能够在全球率先走出疫情的影响,和党中央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应对危机的各项措施是分不开的,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也将在后疫情时代继续得到体现。

第三想和大家交流的是要敢于和善于在新的形势下创新发展,做出不负于时代的成绩。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上。2020年中国GDP已经突破了100万亿元人民币,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26.92万亿元,占全球比重28.1%。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16.6%,由22.6万亿元增至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2020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业务收入81616亿元,同比增长13.3%。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的测算,2019年到2020年,中国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产业整体表现稳中有升,与美国IT产业发展指数差距从7.6分进一步缩小到7分,继续保持对国际先进水平快速追赶态势。这些数据都说明,我们已经具有较好的条件和基础大幅度提升我国IT产业发展的质量,提升我国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增强我国IT产业供应链的控制力。

过去几年来,我在信发司已经围绕这个目标集中抓了两项工作,就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和工业互联网。其中对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这项工作对行业的影响,大家应该都已经感受到了,就是要增强我们对IT产业链的自主性。而对工业互联网的探索,就标志着我们走入数字经济发展的深水区,在进行前无古人的探索。发达的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强国的重要标志,疫情给世界各国带来的重要启示是一定要强化各国制造业和供应链的稳固。后疫情时代的制造业发展,不会重复以往的老路,围绕制造业的竞争必然以数字化转型为焦点展开。当前全球出现的工业4.0 和工业互联网等实践探索,反映了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技术进展,实现制造企业大集成、构建全球制造大系统的趋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效,决定了数字经济进一步深入发展所能达到的广度和深度。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最彻底、最全面、最深入的标志性产物,是互联网创新发展与新工业革命的历史交汇点,是我国夺取竞争新赛道、开拓产业布局新方向、推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重要路径。通过我国在工业互联网三年来的布局,一定会为我国数字经济更快腾飞打下更扎实的根基。

从政府的层面,已经率先在实现我国IT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做出了表率,我想作为产业内最活跃、最敏感的企业界,也应该抓住时代机遇,大胆创新把我国IT产业推向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第四想和大家交流下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数字化转型。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进程中,会遭遇各种突发事件和各种重大风险的挑战。我国正在向信息社会迈进,数字化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改变人类社会数字化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深刻变革全球生产组织和贸易结构,重新定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全面重塑城市治理模式和生活方式。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速推动数字时代的全面到来,因此今天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较以往具有高度复杂、高度不确定的特点。

总书记多次说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是在敲锣打鼓中可以实现的,因此必须针对社会治理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上线下分离转为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的大趋势,依靠数字技术的支撑,构建以人为本的国家治理体系。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保驾护航。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1月29日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冠疫情期间又多次针对加强治理能力,补上应急短板做出重要指示批示。

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首先是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能力和丰富手段,实现应急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同时通过产教融合,更好发挥教育对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人才创新创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国科大应急管理学院将把产教融合作为特色,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围绕以下几个方向为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做出贡献。

一是紧密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开展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急管理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重要决策部署,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深入研究灾害风险及防治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先进装备,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自然灾害防治科研平台。

二是充分发挥中科院和国科大多学科交叉和集成创新优势办学。学院将秉承国科大“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的办学理念,加强理论研究和科技创新,打造应急管理现代化高端智库;精准聚焦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整合中科院和国科大科研资源和科技成果,大力推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实践的融合创新,打造防灾减灾救灾实战型科研基地;精准聚焦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短板,积极探索以“政产学研用”和产教融合为核心的创新培养模式,打造国家应急管理高端人才培养基地。

三是建立开放共享的合作机制,打造高端交流合作平台。贯彻“小核心、大外围”的布局,汇集政产学研用多方面优势力量,开展全要素、全过程、全链条研究,探索建立新时代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科研体系,率先开展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开发课程标准,构建协同创新网络,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搭建国内应急领域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开放集成平台。”

我国IT产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数字产业化的高速阶段,正在进入产业数字化带来的巨大红利期,同时随着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面临着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数字化转型的重大课题。这些进步与大家工作直接相关,未来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也需要通过各企业进一步努力来解决。

电话咨询
顾问团队
成功案例
QQ客服